成都工业学院文件
成工院﹝2018﹞86号
校内各部门(单位):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搭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桥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更多的教师在育人过程发挥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学校决定成立学生学习指导中心。
一、成立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的目的意义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是以为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为宗旨,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通过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师生沟通机制和同辈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学习指导、咨询和支持服务等,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业规划、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技能、解答学习疑惑、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缓解学习压力、克服学习困难,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机构设置
(一)组织机构: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挂靠学生处,负责全校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工作;各院(系)设立学生学习指导分中心,负责院(系)的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工作。
(二)人员构成: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主任(兼):李曲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副主任(兼):谢志萍、朱薇薇
各院(系)学生学习指导分中心成员构成: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书记(或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主任,学生科长和分团委书记为副主任,成立专门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开展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
三、工作职责
(一)学校学生学习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体制构建、工作协调安排,帮助各院(系)开展制度建设,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及分析,工作评价考核。
(二)院(系)学生学习指导分中心:负责分中心的学生学习指导与服务工作,根据院(系)学生的特点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学生学习规划指导、专业基本情况咨询、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状态分析评价等。并定期分析院(系)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年度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报告,为教育教学工作提升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具体工作项目如下:
1.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内生动力
(1)利用“弘毅讲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杰出校友开设讲座。一方面培育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另一方面以专家学者和校友的个人成就、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
(2)学生榜样激励:组织优秀学生开展学习交流,进行同辈学习辅导;把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学习帮扶活动。
(3)表彰奖励:按照《成都工业学院学生表彰奖励暂行规定》,对在学业成绩、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
2.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1)坚持大一学生早晚自习制度。早晚自习由各院(系)组织并考勤,学生工作处和团委负责督促和抽查。
(2)建立考勤制度加强课堂考勤,促进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严肃考风考纪,发挥优良考风对学风的促进作用。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和考试纪律,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诚信做人,杜绝作弊”主题班会、个案警示教育等活动,营造良好考风。
3.建立师生沟通机制
(1)明确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辅导员要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引导、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督促;深入开展“责任、诚信、成才”的专题教育;利用入学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成都工业学院学习生活指南》等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活动。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各有侧重地开展分级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
(2)院(系)学生学习指导分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位、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毕业学分和能力要求等内容。
(3)院(系)学生学习指导分中心建立并推行导师制,负责导师的遴选聘任,导师工作职责的制定,《导师工作手册》的发放,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等。原则上每10-20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4) 落实《成都工业学院关于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的实施意见》,让每一位干部兼任1-4个学生班的班级导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4.建立学生学习支持系统
(1)数学学习指导中心(依托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课程学习辅助计划(补差、考研)
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提升计划(竞赛、培优)
(2)英语学习指导中心(依托外语系)
英语能力基础训练(四、六级)
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训练(竞赛、培优)
(3)计算机学习指导中心(依托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能力基础训练(一、二级)
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训练(竞赛、培优)
(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创新创业学院)
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5)信息素养能力训练(依托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
入馆教育培训及测试
(6)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依托外事办)
按照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要求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训;组织参加了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分享经历和收获,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
(7)指导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学习
根据《成都工业学院本科生辅修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辅修专业。加强复合型、应用型、融合型人才的培养。
5.打造学生学习与师生交流公共空间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利用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的公共空间,因地制宜,与各院(系)共同打造学生学习与师生交流空间。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指导与交流。
优秀教师“把脉”学生学习状况,优秀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计算机过级考试学生、考研学生等,提供学习指导与服务。
6.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指导与服务
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学习辅导通知、活动报道等信息,提供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视频,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7.收集院(系)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学生学习指导工作档案和年度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报告
院(系)学生学习指导分中心通过资料收集,形成学生学习指导工作档案。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主要包括:学生课程考试成绩、上课出勤率、大一学生早晚自习出勤率、学生图书借还率、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毕业班学生研究生报考率、考研通过率、学生毕业率、学生授位率、学生就业率、学生公开发表论文数量、学生获得专利数量等,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客观学习情况评价,对学风建设、学生管理与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四、考核评价
学校学生学习指导中心负责对院(系)分中心工作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工作执行及落实情况,考评结果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成都工业学院
2018年8月10日
主送:校内各部门(单位)
成都工业学院学校党政办公室 2018年8月10日印